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12.5-12.11)

  食品伙伴网讯 12月5日-12月11日,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有:高校回应学生留言后食堂删掉“猪肚”二字;商家“反向抹零”引发关注;男子卖8只自制烧鸡被十倍索赔,二审改判;食品标注“零添加”现象层出不穷;蛋糕店用盗版玩具装饰蛋糕被告侵权;网友吐槽买瓶饮料都要下载APP;产品中的异物需警惕。

  高校回应学生留言后食堂删掉“猪肚”二字


  舆情概述

 

  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某高校学生给食堂留言希望猪肚鸡中多加几片猪肚,没想到商家直接把菜谱上的“猪肚”二字划掉,此事引起广大网友关注。12月4日,涉事高校发布情况说明称,该视频反映情况属实。该校后勤保障处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学生留言后,责令该承包商限期整改,结果承包商以疫情期间猪肚缺货为由,自行删除招牌上的“猪肚”二字,应付整改。后勤保障处依据双方协议,对承包商进行处罚,该承包商表示接受,并已按标准整改到位。


  舆情点评


  学生也是消费者,删掉“猪肚”二字以应对学生的意见,商家如此敷衍糊弄注定引发不满。如果是特殊时期缺货,商家应该及时告知,而不是偷偷摸摸减少食材。希望商家能以此为鉴,诚信经营,也希望学校能加大对食堂的监督力度,重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保证饭菜质优价廉、安全美味。

 

  商家“反向抹零”引发关注


  舆情概述

 

  近日,商家“反向抹零”的新闻引发关注。

 

  12月4日,一市民反映在昆明某火锅连锁餐饮品牌门店用餐时,被违规收取了“筷头”费,还遇到了“反向抹零”的情况。该市民介绍,餐厅使用的筷子是可拆分的,筷头1元/个,但在整个用餐过程中商家均未告知该收费款项。此外,在结账时还被商家“反向抹零”,该市民消费了164.5元,却被扣了165元。

 

  无独有偶,12月8日晚上,杨国福麻辣烫被曝反向抹零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辽宁大连某高校一位同学发现杨国福麻辣烫在他就餐时采用了反向抹零的方式进行结算:一碗麻辣烫20.35元被收取了20.4元;另一碗16.47元被收取了16.5元。12月9日,大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消息称,经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侦查,涉案餐饮店名为高新区桐围福麻辣烫小吃店(曾是“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现已退出),该餐饮店向消费者多收价款情况属实。目前,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该餐饮店涉嫌存在价格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舆情点评


  “抹零”原本是商家让利于民的善意行为,但是有人却利用“反向抹零”潜规则跟消费者玩心眼,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与商家沟通,如果商家拒不退还,消费者可进行投诉曝光。

 

  男子卖8只自制烧鸡被十倍索赔,二审改判


  舆情概述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张某销售烧鸡”一案进行二审宣判,法院改判: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买家全部诉讼请求,判令一、二审诉讼费均由买家承担。民事判决书显示,买家于2021年7月17日在短视频平台购买了8只蒜香小公鸡,收到货物后,发现产品外包装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经买家投诉,卖家2021年12月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短视频平台公示的店铺信息显示,该店铺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卖家销售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案涉产品,买家要求其退货退款并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一审法院予以支持。故判决卖家十倍赔偿并退还货款。随后卖家上诉至二审法院,经审理,二审法院改判。

 

  舆情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对于预包装食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等信息。另外,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餐饮经营者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时,一定要注意相关事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食品标注“零添加”现象层出不穷


  舆情概述

 

  近段时间,市场上标注“零添加”的食品越来越多。在一些商超中,不少酱油等调味品的包装上醒目地标注着“零添加”,同样的字样也标注在休闲食品、乳制品的包装上。

 

  舆情点评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以及防腐保鲜等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当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一些物质。对于食品添加剂,合理合法使用不影响食品安全,一些所谓“零添加”的说法只是营销手段。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学会读懂营养标签,不要被某些标签误导。

 

  蛋糕店用盗版玩具装饰蛋糕被告侵权


  舆情概述

 

  12月5日,江苏常州一蛋糕店称因3个月前制作一款动画角色蛋糕,收到律师函,怀疑被设局碰瓷。当事店主介绍,9月份有人指定要一款《海底小纵队》造型的蛋糕,店内员工不了解情况就做了,当时用的玩具是自己孩子玩耍用的,抖客网,是假冒伪劣产品,自己当天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顾客想要退货,但顾客表示已经吃了、没关系。没想到3个月后收到了律师函。对此。受托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表示,所发律师函是真实的,店方确实侵权,如双方和解侵权赔偿金金额一般是1万2千元。

 

  舆情点评


  蛋糕店在蛋糕上装饰各种知名动漫、电影中角色造型的玩具摆件,以此吸引顾客,殊不知其中隐藏风险。用盗版玩具装饰蛋糕,上述蛋糕店的行为涉嫌侵权。在此提醒蛋糕店的经营者,在设计制作蛋糕时应该遵守《著作权法》,提高著作侵权风险意识,否则可能因为构成侵权行为而承担赔偿责任。

 

  网友吐槽买瓶饮料都要下载APP


  舆情概述

 

原标题:【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12.5-12.11)
内容摘要:食品伙伴网讯 12月5日-12月11日,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有:高校回应学生留言后食堂删掉猪肚二字;商家反向抹零引发关注;男子卖8只自制烧鸡被十倍索赔,二审改判;食品标注零添加现象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xuetang/18582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合肥市强化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经营示范街区建设
下一篇:台湾因H5N1 禽流感宰杀25000多只鸭子